考不上大学,照样可以做老板 考不上进士,会如何?

楼主

admin [离线]

9管理员

发帖数:58 积分35443
1楼
屏山石 于 2017/10/5 17:09:44 发布在 凯迪社区 > 文化散论
  世有背锅侠,比如美女,比如太监。什么红颜祸水,什么太监专权,一国之亡,祸事都往他们身上推,很方便。然明末之人在永历皇帝朱由榔被吴三桂杀害,明朝在大陆的统治彻底结束之后,如此总结——三大弊端,直到灭亡仍未吸取教训;误国之罪,推给小人就能万事大吉?

  那么,明朝哪三大弊端是灭亡的重要原因呢?

  其一是务虚名不采实用;其二是争浮文不念切效。

  第三点,则是我们今天要讲的,别流品不求真才。

  什么意思呢?用现在的话讲,你不考上大学,将来就只有搬砖的命!

  

  (搬砖 图片来源网络,感谢原作者,若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)

  当然,这样解释,只能说话糙理不糙,实际上,应该是不拘一格降人才,并非只有读大学才是正途。

  《大明王朝1566》的主人公海瑞,只是个举人出身,对于这一身份,他一直很自卑,耿耿于怀。好兄弟建德知县王用汲劝他,别一门心思跟严嵩硬碰时,海瑞义正辞严地对进士出身的王用汲讲,我就是要让天下人知道,我大明的举人们,也是有脊梁的。

  王用汲一脸懵呆,我没有觉得你举人出身不好啊……也没说只有考上了进士,才能是硬骨头啊……

  你王用汲没有,其他人有啊……整个社会的风气,就是这样呀……海瑞的气愤,是有理由的。

  《明史》里有写,隆庆时,大学士高拱上奏,“国初,举人跻八座为名臣者甚众。后乃进士偏重,而举人甚轻,至于今极矣。请自授官以后,惟考政绩,不问其出身。”

  

  (高拱剧照 图片来源网络,感谢原作者,若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)

  显然,作为首辅的高拱,已看到了科举的不合理之处,看到了只重进士,不重举人,无法替大明选拔到更多有真本事的人才,因此才建议,只看政绩,不问出身。

  理想很丰满,现实很骨感,“然势已积重,不能复返。”

  到了崇祯年间,有人上书,要求三途并用,进士、举贡、杂流,不可偏废,只要有才,就算是乞丐是和尚又如何——朱元璋他老人家,不是又做过乞丐又做过和尚吗?

  缺人可用的崇祯皇帝当然希望能这样。于是,举人陈新甲做了兵部尚书,孙元化做到了登莱巡抚,结果,都打了败仗;武举人陈启新做了言官给事中,名声也不好。

  

  (陈新甲剧照 图片来源网络,感谢原作者,若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)

  于是进士出身的官员们嗡嗡嗡嗡在崇祯皇帝耳朵说,看看看看,他们举人真是无用啊……丧师害国,给您老添了多少麻烦呀……

  至于更多打了败仗的,是进士出身的,他们选择性地不说了。

  可见,高拱看到的问题,六七十年后,仍是明朝的大问题,成为压垮明朝的稻草之一。

签名档

www.thubbs.cn

2017/10/6 22:01:46
返回本版
1

请您先 登录 再进行发帖

快速回复楼主